close

早期建築出充分利用了當地的地理環境資源, 來創造舒適室內環境的目的.

地理天然資源包括: 太陽方位, 氣候條件與當地可取得之建材等.

這種手法稱為被動式設計: 利用風, 光, 熱等自然物理條件來調節室內環境舒適度.

建築造型也就是運用這些原則所產生的結果.

風土建築: 利用被動式設計反映當地氣候環境, 並表現在造型上的建築

 

地域性風土建築在早期是透過模仿來廣泛複製與流傳. 逐漸成為地方的標準設計最佳設計實務(Best design practice). 每個氣候區都有不同的建築外殼, 包含針對通風採光與隔熱保暖的設計. 風土建築其實就是綠建築設計概念的基礎.

 

地區實例: 

美國黃石公園旅館的斜屋頂可以防止屋頂被積雪壓垮

印尼(高溫多雨)廟宇的斜屋頂可以防止雨水在屋頂停留太久, 讓雨水快速排出

東南亞地區的傳統高腳屋風土建築, 有著挑高的樓地板級屋頂可以通風, 達到室內溫度調節的效果.

 

photo  

 

文章取自於_綠領建築師教你設計好房子

--------------------------------------

 

所以夏天颱風多的台灣該怎麼設計我們的房子來減少災情?

首先, 天災其實是大自然能量的釋放. 無法閃躲又無法正面回應

只好(lol embrace?)接受它並吸收它的能量.

 

首先, 請不要再山坡地上蓋房子謝謝

水從天上來, 土石不可能不被沖刷下山.

純屬自然現象 (當然過度開發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壞)

所以, 還沒有想到如何設計能過穩穩得抓住斜坡地形並讓土石通過的房子之前,

拜託大家離開山坡地遠一點!

 

再來, 都市排水系統必須順暢

因為氣候變化

近年來大雨總是下得又快又急

以前之所建立得排水道已不夠應付現況

滔滔不絕的雨水總不能全部交給排水道處理吧?

這樣想的話,

每棟建築應該要有足夠的雨水儲水桶

使得每次颱風過後住戶都有著免費的水 X)

 

just a though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ka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